创造无限多可能的乐高积木,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件“万能学习工具”。把乐高玩到极致,又是怎样的一种体验?在金地社区教育子品牌、携手中国科学院大学共同打造的WISTEAM喆思迪学院,就聚集了这样一群乐高“大神”,不仅会玩还会教。
从一块小小的乐高积木出发,他们打造出了一门极受家长与孩子欢迎的AI机器人课程,让孩子在无负担的“乐高时光”中培养多元思维能力,迎接未来挑战。
那么,由一块块乐高积木搭建起来的AI机器人,究竟能怎样撬动孩子全方位的发展力?
“大神”加持,艺术与科技齐飞
喆思迪学院AI机器人课程设计团队里,个个都是顶尖高手:他们累计了10年以上研发机器人课程经验,里面还有参与第一批研发乐高教育版教具的课程专家,对于乐高这个万能学习助手,都有着超实力的“大神”级理解。
“这门课程设计的核心思路,在于将艺术与科技紧密结合。”团队里的国内元老级机器人课程研发专家于辉介绍。
课堂里造型多样、色彩丰富的模型,不仅锻炼孩子利用STEAM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,还有意识地引领孩子搭建极具艺术力的创作,学习色彩搭配、对称性和黄金比例的应用……不知不觉间,艺术修养和思维能力都获得了同步提升。
针对孩子所在年龄段设置课程侧重点,也是研发团队的关注方向。于辉说,“3到4岁注重造型、颜色搭配和空间感,5到6岁注重机械原理,7到8岁则会注重编程与机械结合。”
像是六岁以下低年龄段的孩子,通常会先接触基础和管道搭建,搭建一些简约又不失美观的模型,先让他们感受到玩乐高的趣味。
随后,孩子们会一步步进阶学习制作复杂结构,开始接触带有齿轮、能用机械原理驱动的模型,如能够开动的观光车、旋转吊塔等。这些模型明显在造型上有了“进化”,更加生动别致。
一步接着一步,更高年龄段的孩子则会在课堂上逐渐进阶成为“乐高+编程小专家”。他们不仅学习如何搭建较为复杂的机械装置,还能通过软件对装置进行编程,见证自己的成果动起来。
通过这些科学的阶段性课程设计,每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收获到匹配成长阶段的能力与知识。这些酷炫感、科技感十足的乐高装置,也让孩子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。
“孩子对课程特别感兴趣,都很喜欢我们的AI机器人课程。”喆思迪学院天津校长生咸卫说,家长都对这门课程的评价很高。“更愿意去思考钻研,也乐意去和人沟通交流,协作完成一件事”,孩子们在课后的这些改变,都被家长看在了心里。
一块乐高,四个学科轻松学?
“目前我们进行的都是6到8人小班教学,通常孩子完成一个模型需要35到45分钟”,喆思迪学院绍兴校区AI机器人课程老师柴苗介绍。在完成模型的这段时间里,孩子们还会不知不觉间接触美术、英语、数学、语文四个学科知识的积累。
开始搭建工作前,孩子们将化身小小设计师与工程师,自己绘制结构图简笔画,身兼两职,锻炼艺术力,又培养观察力。搭建过程中,他们又会变身成数学家,对老师展示的模型做观察,推理、想象它在空间里的样子,再用逻辑思维指导自己搭建。
课程过程中,老师还会触类旁通,针对动物、交通、建筑等不同搭建主题,教授孩子对应的英语单词,还有它们引申出的中文诗词成语,像顶天立地的机器人、坚不可摧的大桥,轻松积累词汇量。
除了课堂实践,课后总结也是帮助孩子进行能力积累必不可少的步骤。在课堂上,老师总是会细致关注每一位孩子多维度的表现,观察他们的能力积累和性格表达。
“像是孩子搭建能力和速度如何?能不能掌握这节课要学的知识点?”课程老师柴苗说到,她在课后会及时和家长就这些方面进行交流,“在搭建时,还会观察孩子的注意力和目标性如何,是不是会容易放弃?能积极和同学老师做沟通交流吗?”
“空间想象能力、创造发现能力、动手操作能力、解决问题能力、逻辑分析能力、语言沟通能力,”在喆思迪绍兴、杭州校区毛秉权校长看来,基于STEAM教育理念开发的AI机器人课程,能有效带来孩子多种能力的综合提升。
而正是这些核心能力,才让孩子拥有了成长为适应AI时代的全球新生代的重要推动力。